參考消息網5月11日報道 《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》網站5月9日發表題為《前陣子叫囂著“戰鼓擂”的澳大利亞工黨政客們現在集體沉默了》的文章,作者為詹姆斯·柯倫,文章稱,膽怯的(澳)工黨沒有展現出多少跡象,表明它在充分考慮如何應對最重大的地緣戰略問題。從干勁十足到慢慢變得沉默,工黨經歷的這個漫長歷程恰恰凸顯其持續性政策思維的消失。全文摘編如下:
最近幾周,澳大利亞的部長、高級官員和軍事指揮官們再次為中國對臺灣地區的所謂“意圖”感到焦躁不安。
澳公眾聽到的不僅是擂起“戰鼓”的聲音,還有其特種部隊進軍“地獄谷”的消息。在堪培拉,一些人再次開始叫囂。該地區的國家站在一邊觀望著澳大利亞上躥下跳、按照由來已久的傳統試圖支持美國。亞洲國家政府對這種傻里傻氣的舉動要么感到驚愕、好笑,要么漠不關心。
除了這些最新言論,一些人還得意地表示,就澳大利亞目前對華政策持不同聲音的人正逐漸被逼入水溝。大學和企業基本上保持沉默。
邁克·佩祖洛
澳內政部長邁克·佩祖洛的聲明沒有對手段的衡量,沒有對能力的計算,也沒有對意圖的評估。面對一個不確定和危險的世界,它只是表現出害怕。
澳大利亞的言辭升級是不斷滾動的中國“威脅論”的新高點。然而,沒有別的國家也在說這種話。堪培拉甚至走在美國人之前。
一些分析人士以“遠見”為由,為這些干預措施辯護。當然,政府的首要任務是為最壞情況做好準備,以便保衛自己的國家。但澳大利亞在對華問題辯論中的遠見早就被偏執所取代。這種轉變的潛在后果相當嚴重。歷史表明,當大國決定相互爭斗時,它們會做出殘忍、殘酷的舉動。
如今,膽怯的工黨沒有展現出多少跡象,表明它在充分考慮如何應對最重大的地緣戰略問題。從干勁十足到慢慢變得沉默,工黨經歷的這個漫長歷程恰恰凸顯其持續性政策思維的消失。
盡管和美國一樣,澳大利亞目前的對華政策獲得廣泛的政治和公眾支持,但這并不意味著政府的立場可以逃避審視。從美國的角度來看佩祖洛:他是要當一個澳大利亞斗士,準備好應要求派出一個營,還是要把他們推入另一場亞洲戰略災難?
在應對中國崛起時,澳大利亞所處困境的根源可能不是它的記憶太少,而是太多。沉迷在20世紀30年代的所謂“教訓”中導致了無窮無盡的丘吉爾式正義宣示,或是滑入冷戰思維定式的安慰中。
撿起另一個時期的夸張修辭來定義當前時刻,這是一種魯莽的放縱。應當記住的是此前半個世紀澳大利亞在亞洲問題上務實、理智和建設性的外交與治國之道。